饲料和养殖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?
从ERP到BI(商业智能),数字化系统如何在农牧业中踏实落地?
应收账款下降50%,计划准确率高达94.6%,盈利情况持续改善……这些成果是如何实现的?
近日,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FMBA课程部、中欧校友数字生态俱乐部、中欧深圳校友会联合主办,中欧深圳校区协办的探秘“数智转型”典范-正大康地篇活动,在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成功举办。
中欧校友们全方位了解这家 “第0001号外企”,探寻正大康地数智转型与饲料、养殖业务提质增效的秘密。

正大康地集团:
种料协同,开创饲料企业发展新赛道
正大康地集团创办于1979年,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外商独资饲料企业(编号为“深外资证字〔1981〕0001号”),正大康地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饲料产业正式开启了工业化、标准化发展新时代。在后续发展中,正大康地率先在行业内践行营养免疫理念,从本源上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,并将产品质量确立为核心竞争力。
2020年,正大康地进入猪育种领域——启动梅州首个种猪项目,开启了“种料协同”的新发展道路。
对此,正大康地集团综合办总经理张雪峰向校友们介绍:“通过技术纽带,我们将优质种源和精准饲料这两大核心产品有机融合,能够在这两个维度更好地帮助到客户,助力客户增效降本、实现效益最大化。”

除了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,正大康地也清晰认识到,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自2018年起,正大康地推进数字化升级,实现信息化与智能化,为饲料和养殖业树立了数字化转型、精细化管理典范。
正大康地数字化转型收益:
赋能业务高效运营
正大康地集团信息管理中心CIO薛丹在分享中强调:”数字化建设必须与业务需求相结合,支持企业战略,这是我们所有规划的根本基础。我们致力于将每个数字化系统落地转化为管理层的有效工具,全方位赋能企业运营。”

财务与成本管控
企业财务从月结到日结清账目的跨越
应收账款下降50%
饲料原成比管控:事前预测、及时调整配方、事后追溯贡献,实现降本节流
供应链效率
计划准确率提升到94.6%,
产销协同实现整体效率提升50%以上
库存量降低10%
降低了存仓期,小品种由7天变3天
销售优化
实现了阿米巴经营,绩效可以从事业部、业务单元、到个人维度进行对比,也可以做到按区域、按品种的排名,销售分析更清晰,销售回报更公平
案例下载:正大康地集团SAP数字化
SAP ERP助力正大康地全方位实现农牧业机械化、自动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的愿景
一次注册,即可免费下载产品 / 解决方案简介、数字化转型案例、白皮书等全部资料
小步快走,稳步迭代:
正大康地从ERP到BI的数字化历程
立足企业战略目标,正大康地制定了完整的五年信息化规划蓝图:围绕饲料、动保、养殖三大产业链,以SAP ERP系统为数字化底座,布局20多个外接系统。
数字化项目里程碑
- 2018年12月:与MTC麦汇签订数字化运营战略合作协议
- 2019年1月:SAP ERP项目正式启动
- 2019年12月:SAP ERP系统全面上线
- 2020年9月:全集团数字化管理平台验收
- 2022年2月:BI(SAP Analytics Cloud)一期项目启动调研
- 2022年6月:营销管理驾驶舱上线
- 2022年8月:原成比分析功能上线
- 2023年6月:红绿灯功能上线
ERP项目:透明规范、协同高效
正大康地ERP项目致力于解决多项核心业务痛点:打破信息孤岛、优化信用额度管理以消除线下手工操作带来的风险,同时提升计划准确率,实现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。
- 通过实施覆盖全产业链的SAP ERP系统并同步进行管理变革,正大康地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平台和标准化流程,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。
- 以统一、规范的信用管理体系,替代之前分散的手工管理方式,逐步实现信用额度管控、账期管控,建立信用评分体系和应收账款预警机制。相较于手工管理,正大康地应收账款下降了50%,有效降低了呆账风险,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。
- 通过手机订单系统,正大康地真正解决了饲料企业普遍遇到的产销协同问题,从客户下单到工厂生产、提货的全过程得到了有效协同,彻底改变了传统模式下信息不对称、计划不准确、响应不及时的情况。
BI项目:从数据到洞察,降本增效
正大康地的BI(SAP Analytics Cloud)项目是在ERP打下坚实基础后的智能升级,主要针对营销管理和原料成本控制两大核心痛点。
- 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,实现了对每个产品、客户和业务员贡献度的精准分析,使管理更加清晰透明。
- 通过事前预测、事中执行和事后分析的闭环管理,系统能够提前预判饲料原料成本变化,指导营养师和采购部门优化配方,有效降低了饲料生产成本。配合红绿灯功能,实现了全产业链协同,多部门统一行动。
本次“走进正大康地”活动为中欧校友提供了难得的机会,深入了解饲料和养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。
正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教授陈威如所强调的“数智赋能,利他共情”,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,是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,实现企业与环境、上下游产业的共赢共生。

在这场变革中,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从数据中获取洞见,在洞见中实现创新,在创新中成就未来。